人偶尔是会在默然独处时,因想起远离的昔日伙伴和接下来要独自行走的漫长路程而悲不自胜的。渐渐地会想通,这就是人生啊,我们都在行走,方向不同,速度不同,疏远是必然啊。可这只是对自己的消极安慰,并不能将心中骤然生出的空洞就此填满,抚平按实。必然是没错,可为什么会有这种必然?其实这是为我们好,我们需要这种必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儿时一众相伴到后来的三两相伴也许是因为我们走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
就算对朋友,有时也会惭愧懊悔,在某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却不知情、却忙于自己的事务、却凭着自己的经历判断那无甚紧要……其实思念也深也浅,深的是一直在心里埋藏,像珍惜过去的自己一样珍惜回忆的点滴,只消某个静谧时刻或偶然契机就可以不厌其烦地将老朋友从心灵深处拉出来怀缅;浅的是这样的时刻或契机只是少数与短暂,因自己的心情和遭遇而生而灭。
其实不仅是别人走远了,我们想的也少了。过去不觉得想念不过是因为时常见面,而相信第二天还会再见也是一种想念。相比下来,如今的想念可无法在数量上取胜,不过每一想起就似古刹晨昏的钟声,沉重而悠远,穿堂过巷回荡在记忆的长廊上,引得一颗颗心震颤悸动。
初长大的时候还会时不时冒出“真想回到过去”之类的话,但恐怕是因只记得一切美好,而放下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了。“过去”的我们也有烦恼,也许在当时的我们看来烦恼还不小吧;又或者不知愁的时候亦不知快乐为何物,因感觉不到也就不懂得珍惜了。如此看来,如今因失去而懂得“快乐”、“珍惜”为何物的我们不是更好的我们吗?“缺少成本的人生是不符合美学原理的”,为了成为更好的我们而付出的成本就包括那些远去的人事物吧。
“我们疏远了,交织错乱的生活轨迹隔离了我们。我们依然亲密,我们在共同的记忆里亲密。”虽然人生的必然使我们偶尔或大多数时候不得不在寂寞尽头独自养伤,可“依然亲密”仍然是带来无限力量的灵丹妙药。无疑人是群居动物,铺天盖地的社交方式和交流平台,其初衷都应该是想告诉人们一句话:你不是一个人。如果自己挨过饿受过冻,就想让别人吃饱穿暖,同样,如果自己感受过孤独,就想让别人不感到孤独。何谓“大同”,大家都多一些同理心也算作其中涵义吧,为别人,也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