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今天又到一年高考时。
在晚上上课的时候,无意中和学生聊到高考的话题,一年之后,仍能感觉到很多学生的那种茫然和无奈,甚至于对高考制度的强烈的不满。
或许,在他们的心中,一直因为有自己理想没有实现,专业没有选好,特长无从发挥的无奈,有来到一所专科学校的无助。
或许,在他们看来,没有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就是一种失败。
我不知道我该说些什么,既然选择就不要后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的话我知道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我觉得应该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包括对我们的高考,对目前的教育体制。
曾经有过高考的经历,曾经也经历过学生相同的高考体验,感受过高考前非人的折磨,起早贪黑的奔波,没日没夜的做题、背书。高考时心理的复杂,痛苦,烦乱,这真的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因为考生明白,高考,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考生,家长,老师,学校,连社会,国家都深谙高考对一个考生人生的决定性意义。很多人不会同意“决定性”这此,但是我觉得,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的的确确是决定性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至少是影响很大的。在高考后,估分,填志愿,又是对人心灵上一次重重的打击。所以,能够承受高考,本就是心里承受能力的一次巨大调整和提升。
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中国教育体制的有关话题,这两天的热点中已看到了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的相关报道,这应该是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前奏,那我们的高考呢,这个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是否也应该改变些什么吗?
想起了前不久看到的一本何建明的书《中国高考报告》感觉里面的很多观点很有道理。
中国教育的弊端在于它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为了通过考试拉开档次,出偏题、怪题,用八股的方式对付学生,徒然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也还大有改革之必要。尤其是政治课和语文课,里面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适用,早该清理清理,更新一下,不要误人子弟。孩子们够辛苦了,怎忍心让他们再额外浪费时间?
中国人以追求圣贤和完备自己的学问为自己所要实现的人生之梦;西方人以追求无限的个人自由和幸福为自己所要实现的人生之梦,这就指出了中国人在崇尚学问上的某种盲目性。的确,中国人为了完善学业所作出的努力几乎带有自虐性,但未必经世致用;西方人比较快乐、轻松地度过学生时代,却没有影响他们的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照起来发人深省。我以为,中国文化的问题不在于崇尚学位,而在于不能充分实现学问的作用。我们的社会机制尚有缺陷,没有造成使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无法更大程度地鼓励创造力的发挥,这才是症结所在。相信这种情况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