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人,本应该对秦腔很熟悉、很喜爱的。可小时候的我不懂这种艺术,总是很讨厌听戏曲。在农村,电视本来就收不到几个台,而每周六晚的《秦之声》让人兴味索然,又无其他可以消遣,因而总在周六——本该疯玩的晚上,早早睡下。这对于一个孩子,不得不说是一种煎熬。所以,幼小的心里,就埋下了厌恶秦腔的种子。于是,也就很少接触秦腔。
直到上了大学后,加入学生会文艺部,在一次节目筛选中,有个男生畅快淋漓地吼了段秦腔,当时就被那唱词、那气势吸引住了,心里纳闷,一向讨厌的秦腔,竟然也有如此魅力。
这次学校组织观看的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更是让我又感动、又感慨。感动的是故事情节,感慨的是我对秦腔的态度。
大概故事为:当过乡村教师、做过村长的老农民罗天福因一双儿女先后考上重点大学,携妻举家进城,靠家传手艺“千层饼”供养儿女读大学。结果女儿罗甲秀传承父志,一边勤奋攻读,一边既搞环保又拾废品以勤工俭学;儿子罗甲成却在浮华虚荣前背弃父志,指责姐姐拾废品丢了自己的脸,失恋后弃学出走甚至想自杀轻生。房东西门锁一家居高临下,利欲熏心,歧视凌辱农民工。矛盾突出、跌宕起伏。一家人在一次次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人间的爱后,最终融入城市生活,重新确立生活坐标,其生活面貌及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的过程。
《西京故事》感动了西京万千人,更感动了同样从农村来西京求学的我。看到剧中的父亲、母亲、弟弟,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人一样。为了儿女求学、成长,父母不得已涌入城市,从事着在很多人看来卑微、地下的工作,用血汗换来一分分钱,艰难地生存、生活着。剧中体现的很多思想都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姐姐的体贴懂事、坚强独立,弟弟的浮夸虚荣、年少无知,父亲的勤劳隐忍、刚直不阿,母亲的慈爱淳朴、任劳任怨,还有房主的横眉冷眼、其儿子金锁的纨绔又不是率真……展现在我眼前的完全就是生活中的画面,就是发生在我身上或我身边的故事。这些着着实实撞击了我的心、我的灵魂。
随着商品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仅靠种地几乎已无法生存。大批农民随蜂拥入城市,一方面是在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他们在农村与城市的夹缝中艰难生活着,付出百分之百的劳动,可能才能得到百分之一的回报。他们要用自己强大的体力却是微薄的经济来源撑起儿女高昂的教育费、撑起一家人的生活。他们为那些城市添砖加瓦,将其建设得富丽堂皇,然而,这座城市却没有一寸真正属于他们的土地,城市人的鄙夷与蔑视也让他们没有丝毫归属感。唉,这是我们农村人和城里人共同的悲哀。我不知道何时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和谐,大家才能真的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同样,从农村进城求学的孩子也面临着巨大心理压力与适应问题。这可能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像姐姐甲秀那样刻苦学习、自力更生、激起更大奋斗的决心和动力;一是像弟弟甲成那样,在城市的浮华面前迷失了自己。有着相似背景的我对此体会尤为深刻。因为贫穷,因为来自偏僻的农村,因为人们远眼光的不解,好像反而更敏感、更自尊(抑或说自卑吧)。因此,极可能因虚荣心作祟,在城市的霓虹灯中沉沦、迷失自己。就像剧中的的弟弟一样,起初是那样的不理解姐姐。才来大学时的我也总是很自卑,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看担心别人因为我是农村的而稍有不屑。因此大一那一年过得很不好,总是陷入很多矛盾、纠结的想法中,备受煎熬。不过,经过一年的磨砺,我已经完全适应了,我知道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只要自己不过分在意那些,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用其他方式,照样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现在的我,在这座大城市里,就生活得很充实、很快乐。
以上是我对故事情节的感悟,它真的很贴切地反映了当代社会很多现实问题,励志、感恩,因此才能引得观看狂潮与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