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恋如此为哪般
——关于张爱玲及其他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这是张爱玲散文《爱》里面的一句话。平平淡淡,却不失为经典。看不见轰轰烈烈,却有缘定前生的自然;没有海枯石烂,不说久远,氤氲于其中的却是比誓言更恒久的情感,地老天荒不过是嘴唇轻启,但要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不早不晚时缓缓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却比登天还难。因为在这之前,习惯性的冷漠让我们匆匆地溜过,马不停蹄地错失,纵使花香四溢也会浑然不觉;因为在这之前,心灵也许在情感的炼狱中结茧,当爱真真地降临时,早已丧失了感受的能力;因为在这之前,我们的大脑已被理性地武装过,你盈盈地来,我款款地去,相视一笑,也不过是绅士的风度和淑媛的习惯,眼神里的真切,道不完的风情在渐行渐远时忽才忆起。然后,向左走,向右走,抛洒在茫茫的人海中,如同失散的一对玉如意。纵使觉悟地早,及时回首,瞧着那远离的身影心里怯了一半。思量着她或他是什么感觉。上帝安排了彼此的遇见,能否明眸善睐却是未知。
散文不比小说。小说多是虚构,更多的技巧和理念湮没了情感。散文直抒性灵,情真意切。情的真实更具有叩击人心的力量,也让人看到了作家的真性情。张爱玲的小说无外乎与情感有关。来得悲凉并着深刻。源于对现实、世态的深刻体认让她变得刻薄,撕裂着男男女女的温情脉脉,解构着爱情的温情与浪漫。似乎所有的美好都必然屈服于黑暗,似乎所有的结合都与利益相关。委屈地来,黯然地去。如果这也算作是一种真实的话,那么张爱玲也算是清醒地认识着爱的本质。只是浮在散文中的那一两句没有技巧性的妙句,只是与胡兰成的爱恋让我们看到她迷乱于爱的自失的过程。说是悲哀吧,似乎并不为过。飞蛾扑火,不管不顾,遍体鳞伤,痛也枉然。可是人生又难得投入地荒唐一回。顺着情感的激流无怨无悔不管不顾地投入倒也是完满的人生了。悲而无憾。
张爱玲究竟不是平凡女子,刻骨铭心、肝肠寸断都能承担;张爱玲终究是才女,弥漫于文字间的才气与灵气到底是引来一个男人疯狂的爱恋;张爱玲到底有平常女子不可超越之处,爱就爱了,哪管对方是有妇之夫,更不去理会他的政治背景。后人的评说又当如何呢?
天才是不可复制的。换作一个平常女子又当如何?换作另外一个时代又会是怎样呢?要是那爱情发生在花季雨季,倒也可以叛逆一把。但终究是花在蓓蕾,早开早谢,青涩多于甘甜。要是能等到瓜熟蒂落,修成正果倒也是难得的一份佳缘;如若不慎,便空留遗憾,至多能说一句“我曾经疯狂地爱过,为了他或她,我连生命都可以舍弃。”这样看来,却也不坏。情感终究是真的,不参杂一丝芜杂。倘若,这段时间做了乖乖女,天天和书本约会,选择知识做了自己的情人,倒可以修得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但是疑虑多了,判断不出到底谁是自己生命中的真命天子。那就多多翻阅社会学和心理学吧,多多找寻一帮哥们儿,与他们称兄道弟,以此来提升自己对社会、人生,对他人的认识,让自己变得聪慧而善辩。时光倏忽而过,生命的这一段空寂并充实。终于有一天,她明白了自己到底要什么,自以为找到了玉如意的另一半,且不顾原有的矜持和骄傲试着下一次赌注。
纸上得来终觉浅。人海茫茫,万水千山,她在追寻,他也许已经疲惫。人与人终究是不同的,生而不同,经历相异,大相径庭。却也无需苛责。一切都随风而逝吧!闲时练练书法,陶冶着性情,培养着由内而外的优雅;暇时听听音乐,围着运动场一圈儿又一圈儿。脚步不歇止,心儿也随着歌声一起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