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时间将记忆淡化,但那份充实感仍在。
一年前,我也步入了考研的风雨路上。一个人行走,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住着偌大的宿舍,冷了,垫床被子,又冷了,再盖床被子,到最后,床上足足有五床被子,但依然会感觉冷,那是一种冷清的滋味。一个人感受寂寞,品味孤独,享受过程和结果,在付出之后获得的结果面前,寂寞、孤独也都不算什么了,只觉得那些都已经变成了一种意志的坚持,一种信念的支撑,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感的归宿,一份心底的呐喊,一份理想的追求,一份努力的陪伴,一份获得的喜悦。
经验固然重要,但只有自己走过才倍感亲切。在希望的路上,我是一个拄着拐杖的盲人,在摸索中前进,看不到光明却依然在行走,我只知道,我每走一步,就会离目标更进一步又或是更远一步,方向错了,没有关系,拐个弯,继续接着走,因为心中有那一点点东西在欲动。纵然方向对了,如果你不去走,那永远只能是方向,只能成为你每天眺望的所在。
在我这短短的135天里,我自然也逃脱不了肉体上的重压和精神上的摧残。每天都要在寒冷的图书馆中坐上八个小时,看着图书馆阿姨在惬意的聊着天,而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演算,一篇又一篇的阅读。有时候实在不想看了,便拿本散文集来看看,抒情的文字溢出纸张,让身体倍感轻松,轻松之余,还是接着演算和阅读吧,让枯燥中显露绿色,让绿色继续被枯燥捆绑。
最可怕的不是冬日里的严寒,而是心情的起起伏伏。看着那微薄的正确答案,我想过要放弃;看着同学们都找到了工作,而我却在感受孤独,我想过要放弃;看着远处的光线那么孱弱,我想过要放弃。很多同学最终临阵脱逃了,他们不是失败者,只是说这条路可能不是他们所想要的,有更好的路在他们脚下。而我依然走下去,源于生命中几个重要朋友的鼓励,每次烦躁了,可以找他们诉说,并且他们为之倾听,并给予我黑暗中的火种,让我重新燃烧。至真至淡的友情,得之我幸。
纠结的分数,让这样的等待备受煎熬,煎熬之后的喜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喜悦。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不要这样的喜悦。国家线出来的前一天我买好了车票,准备第二天晚上坐车去杭州找工作了。第二天下午,我在电脑面前等待,终于等来了江西师范大学发布的分数线,我过了。当时我也没有注意自己的表情,有,也可能只是木讷吧,坐在凳子上久久站立不起来,因为在等待中我的脚已经麻了。看着同学为我欢呼,而我心中平淡已胜似喜悦。因为等待让我麻木,等待已经让我忘记要怎样去渲染喜悦。静坐可能就是我表达喜悦的一种方式吧。
等待没有截止,而是刚刚上演。由于距离的原因,我不能来学校询问,只能一遍又一遍的电话,一份又一份的邮件,询问录取情况,联系导师。工作人员的麻木,给出的结果只会是含糊不清,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所以我依然在等待。不过幸好联系的导师都给予了我某些方面的帮助。
终于我进复试了,看着微机原理,几次看到睡着。复试那天,几个老师将你团团围住,像看一只耍宝的猴,只是在他们面前,你那些宝已经透明。抽到一题不会,又抽一题,依然不会,但我依然镇定,我知道急躁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我安静的走出去了。走出去之后,悲伤溢于脸上,我回到旅馆,收拾东西回奔。
这样的复试结果让我不敢有太多的奢求。回到学校,我安静的做着自己的论文,在等待中憔悴,在失望中还憧憬着希望。人就是这样矛盾着。当然,最终我还是超过了复试分数线,也被录取了。
只是这条路走的有点心酸和曲折,只希望今年考研的同学们不要像我这样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