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孩子们还在熟睡,大人们已经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放过大量的炮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从这一天开始,大家就是在享受过年了,进入了所谓“正月吃不穷”的阶段。
拜年是各地的风俗,“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亲人,初三拜母舅,初四上外母(岳母)家门”,拜年的顺序一目了然。孩子们不在乎能不能去拜年,反正在哪里都有好东西吃,都可以尽情地游戏。正月到邻居家玩,仍然可以收到礼物——毕竟是新的一年了!“万象更兴,一元复始”,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彼此显得客气而亲近。周围的山,似乎显得更清朗了。有重要客人来拜年的时候,主人通常要放炮竹以表示欢迎;邻居家的女婿来了,也要送点礼物过去;暂时不走的客人,主人就请他们打牌消遣。一家的客人,是所有人家的客人,大家彼此间都熟识。正月初十之前,乡村的路上,到处是走亲访友的人;各个稻场上,都是聚在一起神聊、打牌的客人。有的人一年都没见面了,当然要使劲聊聊;有的人家选定了正月的吉日娶媳妇,各地的亲友借机聚会,忙忙碌碌,热闹非凡。孩子们既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又不用上学,真正的无忧无虑。
有时候,家乡还有灯会。神话传说中的各位神仙,被扎成纸灯,在灯腹内点上蜡烛,由人们高举着,到各队去游行。灯神中间夹有锣鼓,声光齐备。每家都请灯进门,放炮竹,送礼物,隆重而热闹。除了那些需要人举着的灯,还有附带的更受人们欢迎的娱乐节目:舞狮、戏龙、挑花篮、跑竹马等。孩子们不仅在自家看灯,还会到邻居家、亲戚家、同学家看灯;也有大人愿意跑路。在漆黑的山村,那么一队明亮、响亮的灯,多么壮观,多么喜气!
人类的狂欢,也惠及其它。“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麻八谷,九油十麦。”这条俗语讲的是正月前十天动植物的节日。印象最深的是鸡的节日和麻的节日:初一那天,根据风俗,不能扫地,所以鸡到傍晚才能从鸡埘里放出来,但鸡可以吃前一天祭祀的饭;初七那天,大人会到麻地里去“烧麻”,也就是把前一年留下的麻桩烧掉,以利新年新麻抽芽。
在恋恋不舍中,日子向正月十五靠近。那时,大人们已经开始下地了,孩子们也被问及寒假作业是否完成,开学在哪一天等问题。正月十五那天还是到来了,人们又端上祭品,到供奉祖宗牌位的厅堂去,放炮竹,烧香,恭送祖宗回到他们地底下的家,祝愿祖宗生活幸福,祈请祖宗赐福晚辈。
至此,这个年就算结束了;大人们等来了他们盼望已久的日子,准备着春播;孩子们开学了,盼着下一个年早日到来。日子又进入了“大人盼插田,孩子盼过年”的轨道。
这是多么让人流连的年味啊……现在,我也要为孩子营造浓浓的年味,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